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五心”教育提升城乡人口文明素质

--------------------------------------------------------------------------------
点击次数:1818  发布时间:2010-1-5 13:50:37

 

    2006年,余庆县提出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为内容的“五心”教育活动。通过几年实践,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热爱祖国、积极进步、文明礼貌、充满活力”的精神主流,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教育载体,让“五心”教育深入城乡公民。“五心”教育以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为出发点,既与公民道德建设20字方针相统一,又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相结合,体现了以“人民民主、公平公正、共富共决、民本人道、法治自治、监督制衡、和平爱国”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中华文明,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十分丰富。

  “五心”教育以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不断外延人们的文明方式,内化人们的心灵世界,引导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到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促进了人们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

  党政重视,引领“五心”。党政部门重视是顺利推进“五心”教育活动的关键。2006年,余庆县将开展“五心”教育活动郑重写进党代会报告,在全县城乡迅速掀起了倡导“五心”、宣传“五心”、实践“五心”的活动高潮。每年将“五心”教育活动列入县委工作要点,定期组织督查考核,保障活动的顺利推进。在党委政府的引领下,一场场报告会、宣讲会走进机关学校,一台台文艺活动遍及村镇社区,一个个签名活动、党员宣誓活动、农民演讲活动走进群众中间,营造起人人参与“五心”教育、个个实践“五心”教育的浓厚氛围。

  活动创新,推进“五心”。精心设计各种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推进“五心”教育的重要形式。实践中,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我们的节日”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唱“五心”教育歌、讲“五心”教育故事、演“五心”教育节目、办“五心”教育讲座等活动,将“五心”教育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达到潜移默化、教育感化群众思想,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注重结合,深化“五心”。在农村,余庆结合“四在农家”创建,重点依托“四在农家”创建点,利用其创建组织和物资、资金等资源,把“五心”教育贯穿创建活动的始终,在“富、学、乐、美”中,特别是“美在农家”既要体现环境美,更要体现心灵美。创建点的宣传栏、公益广告、文体活动、图书室等处处体现“五心”教育,宣传“道德在农家”内容,开展“星级文明户”挂牌评比,树立诚实守法、尊老爱幼、乐于奉献、自强创业的农村典型,引导村民美化环境、和谐邻里。

  优化环境,强化“五心”。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是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余庆坚持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开展“五心”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查处有损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口袋本”图书、卡通画册、音像制品和游戏软件中不良出版物,强化荧屏声频监管,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同时,还坚持把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青年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平台,形成“做志愿者光荣”的舆论氛围。

  丰富载体,提升“五心”。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余庆紧紧围绕“争创科学发展示范、提升绿色小康余庆、打造全国农村画廊”的实践主题,以提升“五心”教育内涵为抓手,在全县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将放心留给组织,塑造坚定的政治信念;将恒心留给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将细心留给工作,遵循严谨的从业态度;将热心留给群众,彰显亲民的执政风范;将欢心留给同事,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小五心”教育活动,用全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推动科学发展。

 


—— 信息源自: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