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中等职业教育: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
点击次数:2441  发布时间:2010-1-4 14:37:4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由于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我们一方面要切实加快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努力提高教育事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吻合度,大幅提升教育事业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两大历史性跨越后,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就成为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由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部分组成。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根本举措,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普九”的任务完成之后,对如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社会上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应该大力发展普通高中,使初中毕业生都能上普通高中。我们认为,这种观点脱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实际,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客观要求。较为合理的普及路径应该是,初中毕业生的近一半上普通高中、上大学,一半多一点经过中等职业教育走上就业之路,并主要通过继续教育得以持续发展。即便是上了大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也要有一半上高等职业院校。

  对于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进的我国来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现实的和正确的选择。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带来了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当前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发展其他类型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全部用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力争使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略大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另一方面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切实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突破口位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起来了,我们整个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也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教育事业的腰杆就会更硬更结实,对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就会更大、更有力。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赢得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三,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基于全球化的较为完备的独立经济体系,特别是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关心、重视和支持以直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表明,没有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生产服务一线基础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做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实现“普九”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普遍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高素质基础劳动者大军,无疑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劳动者素质塑造工程。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快改善民生的带有根本性的重要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核心就是要保民生。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二是保证群众就业而不造成大批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在帮助劳动者形成并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服务国家就业再就业工作,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支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从当前形势还是长远发展看,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安全阀的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其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既为应对危机更为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和储备数量充足的合格劳动者,可以说是化危为机、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局面,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蓝图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人、在亿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涉农专业,继续实施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技能水平,努力实现再就业。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还是继续务农,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一样,都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技术和技能后,才能较好地实现就业谋生并不断发展。过去讲“读完初中,外出打工”,现在讲“要打工,读职中”,真实地道出了农民群众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信赖和欢迎。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从方方面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温家宝总理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服务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但当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健康发展。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普通劳动者包括技能型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在现实中不高。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大众化的教育。因此,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首先必须从改变社会意识和相关制度设计入手,同时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设置,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学习多样化的需求。第一,要从制度设计上努力提高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切实落实好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的精神,解决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问题。第二,要逐步消除职业院校学生在社会层级流动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在公职人员录用、参军入伍、晋级晋职、相关人才选拔等各项工作中,正确把握能力、学历、资历等的关系,坚决克服不合理的唯学历倾向,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三,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一方面要研究制定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继续教育成长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要适度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比例。第四,要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初始学历教育学生免费加资助的政策框架,以及面向其他学生(员)的多种形式的资助政策。2006年和2007年,国家就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意见,要求每年安排200亿元左右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当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做起。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为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子女这一事实,在实行生活资助的同时再逐步推行免费,既是利用公共财政引导青少年选读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大政策,也是党关于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第五,要积极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建设,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毕业生之外的新生劳动者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普遍门槛,关键岗位则实行更为严格的职业准入,由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第六,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推进社会观念转变,逐步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消极认识。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宣传普通劳动者和技能型劳动者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进一步树立“劳动神圣、劳动者光荣”的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普通劳动者、重视技术技能、支持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 信息源自:重庆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