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明年小语种招生政策有变化

--------------------------------------------------------------------------------
点击次数:4136  发布时间:2009-12-24 14:20:03

 

    2008年12月,教育部曾下发通知提出,将在3年内陆续调整小语种招生的方式,改革的方向是逐步过渡到在参加全国统考生源范围内进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近段时间,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2010年小语种招生政策陆续发布。

    小语种招考纳入高考提前批

    上月11日,拥有俄语、德语、法语、日语四个小语种专业的武汉大学率先表示,自2010年起,以往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名额,今后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保送生招生,被录取的学生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具有保送资格的本语种的学生,录取的学生不用参加高考,该类学生需参加2010年1月举行的武汉大学珞珈科学文化冬令营的考试选拔;另一部分通过高考提前批录取,学生不限学校以及是否具有保送资格,高中阶段学英语或学本语种的学生均可报考。

    12月4日,山东大学也公布了2010年小语种专业招生政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获得学校小语种招生资格,不能直接获得保送资格,必须参加2010年普通高考,达到本科一批次控制线,学校第一志愿填报山东大学,在填报高考志愿结束一周内反馈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资格方能有效。获得山东大学小语种招生资格的学生,高考成绩须达到当地重点本科线,在本科提前批录取。

    金华市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教育部尚未明文禁止所有具备小语种单招资格的高校继续实行单招或保送政策,但一旦政策下达,这些高校将会对小语种招考政策进行调整。这意味着,除了保送生,其他参加小语种考试的考生都需再参加高考。考虑到我市目前没有中学列入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17所外国语学校之内,我市各中学的学生想报考小语种专业,只能走参加高考提前批录取这条路。至于新政策实行后,各高校是否会在招考中,给予报考小语种专业的考生一些降分或降条件的优惠,还得等各高校自行出台相关政策。

    小语种招生改革对我市考生影响有限

    金华一中教务处主任楼松年表示,部分高校取消小语种单招或保送政策,对中学的小语种报考工作肯定会有影响,但波及范围有限。往年到我市各中学招收小语种专业的,大多是大连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之类的二流重点高校,对于各科成绩较为均衡的尖子生来说,他们有实力考一流的重点高校,自然不会选择报考;但对于一些科目“跷脚”,尤其是英语科目比较擅长的考生来说,小语种单招可算是高考的一条捷径,要是取消,很可能会对其高考“备战”计划产生影响。

    楼松年指出,与往年相比,学校目前还未收到任何高校寄来的小语种招生推荐表,小语种招考政策可能会有所改变。所以有意报考小语种专业的考生要作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继续加强自己的优势科目;另一方面对其他科目也不能放松,趁着还有半年时间及时补上弱势科目,以防政策有变。

    浙师大附中近些年都有3~5名考生通过小语种单招提前进入高校。该校教务处主任徐乐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小语种招生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一方面,报考小语种单招的考生一般无须参加高考,只要通过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的测试及相关面试,就能被提前录取;另一方面小语种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

    往年大部分高校要求被小语种专业提前录取的考生只能学习外语,不能转专业,这让很多考生难以接受,如果说现在连单招或保送的资格都取消了,那对大部分考生尤其是尖子生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小语种招考政策的改革给一些自身条件不是太好,但又想报考小语种专业的考生提供了机会。往年部分高校小语种专业在金华单招时,都会设定一些在校成绩、获奖情况之类的条件限制,而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这些重点高校都未在金华设立单招点,所以考生可利用这次小语种招考政策改革的机会,通过高考提前批录取进入心仪的大学。

 


—— 信息源自:金华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