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备考指导:语文阅读整体把握三部曲

--------------------------------------------------------------------------------
点击次数:3089  发布时间:2009-12-22 14:26:34

 

  语文阅读的整体感悟,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切入 :

   揣度题目内涵

  大家知道,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文眼”即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它是窥探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我们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往往就能对整篇文章的主旨有个大概的了解。如《合欢树》一文,通过题目和作者史铁生的背景资料,我们可了解到他身边有一位长年累月默默陪伴、照顾他的母亲,从而大致猜测这可能是一篇托物抒情,表现母子深情,以及作者愧疚自责、懂得感恩的文章。

  理清结构内容

  揣度了文章题目,下面就顺理成章看文章的具体内容。在具体操作时,不必贪求快速把握,而是将每一段标上序号,并把其中关键的语句(包括起讫句、过渡句、鲜明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议论性、抒情性的语句等)画上记号。然后把这些语句联系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先后依次写了些什么,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做好这一步,既是为下面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作铺垫,同时也是准确全面地完成相关答题的必需。

  如《合欢树》,我们从年轻聪慧而争强好胜的母亲,面对春风得意、作文比赛得第一的儿子,也要争上一争,结果被“气得够呛”的开场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母子合欢的欢乐气氛。接着描写作者腿残后,母亲不离不弃,千方百计全身心地鼓励他与病魔抗争,走出阴影,直至去世。正是有了上面的种种描写,才有了下文的议论抒情:“悲伤也成享受”——母亲的去世固然令人悲伤,而深挚的母爱却始终是一种享受,并永远鼓舞着作者奋勇向前。又像《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开头,医生诊治时,点出琼珊病愈的关键不在药效而在于对生的信念,从而为下文情节的推进和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感悟思想感情

  完成了前两步,第三步便水到渠成了。因为通过第二步,我们知道文章的重心在哪一部分,而文章的主要意图也正是通过这一部分来体现的。如《最后的常春藤叶》,文中写了老贝尔曼诸如脾气暴躁、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唠唠叨叨地谈未来杰作的看似负面的事,但从后文中我们得知,写这些所谓的缺点,其实是为了反衬他自称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愿意为她们效劳乃至不惜自己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

  感悟思想感情还要善于抓住文本重心部分的重点语句。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我们抓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等语句,就能感知到文章是在赞美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一种从外貌到心灵的无与伦比的永恒美丽。

  如果说,整体感悟是粗读的话,那么,品味语言便是细读。而品味语言则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清情节脉络,领悟文章主题。

 


—— 信息源自: 东方网-新民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