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专家呼吁学校开设口语交际课

--------------------------------------------------------------------------------
点击次数:4627  发布时间:2009-12-17 14:17:46

 

 
  高三学生劝慰同学的话语竟像在奚落,个别初三选手候场时竟不停地发抖。昨天,全市中学生口语交际比赛在北郊高级中学举行,40位全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候选者参加了口语交际比赛。优秀中学生不会说话、不善言辞现象引起各方专家关注。专家呼吁:学校、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并从少儿时期抓起。

  劝慰自卑同学倒成奚落

  一位家境贫困的学生利用周末代替母亲去菜场买菜,不巧,他遇到了班级的两位同学,难为情地低下头……在高三年级比赛的“看图说话”环节,评委要求,参赛选手假想为这两位同学中的一位,你会对买菜的同学说些什么?记者看到,很多选手笑嘻嘻地说道:“不要紧的,我们会为你保密的。”、“你真能干啊!”……

  听完选手们的“劝慰”,台下的评委连连摇头,感叹道,现在孩子真不会说话,劝慰的话听到耳朵里就像一番奚落。华师大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主编李锋老师指出,一些参赛选手现场都面带笑容,说话时没有流露出丝毫同情心,说的话缺乏真情实感,完全给听众留下相反的印象。选手在劝慰前,要设身处地体谅对方的心情,才能说出一番善解人意的言语。此时,这位买菜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比较尴尬,甚至还有一些自卑。劝慰者不能体验到对方的心境,容易造成“一句话说得让人跳”的场面。

  “拇指一族”不善言语、倾听

  有些学生一分钟只讲几句空话、套话,有些学生“板板正正”背书式的“讲话”有明显的“套题作文”痕迹……昨天,记者在口语交际比赛现场看到,不少同学由于思维跟不上嘴巴而频繁口误、由于紧张而语无伦次。学生在作文思维能力方面并不成问题,却普遍缺乏口语表达能力。李锋老师表示,将口语交际设置为决赛项目,就是为了让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停留在书面层次上,而且扩展到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上。

  现在的青少年是“短信一族”、“网络一代”,很多时候“拇指”代替现实交流,导致在口语交际中讲话不流畅,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网上聊天聊得挺熟的同学,见面时却讲不了一句话,这些现象已司空见惯。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口语交际研讨会上,上海市语文学会理事、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吴天锡指出,中学生口语交际时,不仅自己要能口若悬河,还应懂得让别人讲,懂得倾听、互相沟通理解的重要。口语不但是“宣讲”,更重要的是“交际”。从比赛现场看来,很多中学生不善“倾听”,不会交际。

  专家呼吁学校开设口语交际课

  幼儿园小朋友说自己的话,小学生说别人的话,中学生说套话……吴天锡对此现象很痛心,呼吁学校开设青少年口语交际课:小学生交际对象主要是老师、同学,要教会小学生自我介绍、欣赏自己、学会倾听、学会道歉和感谢;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社会化程度加快,交际面从学校向社会拓展,老师需要组织学生举行对话、推荐、交谈、采访、演讲和辩论等互动交际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青少年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心理等方面的能力发展相互依存,吴老师还建议,老师、家长多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一些听听说说、看看说说等环节,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激发孩子的口语表达兴趣和能力。

 


—— 信息源自:《新闻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