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的脚步越来越近,当我们将视线都集中在世博园区内精彩绝伦的建筑时,有一群人正在为世博会的顺利举行默默努力着。他们就是闵行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员工们。除一丝不苟地执行并完善自己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食品安全检查、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等工作职能,做好世博的重要后勤保障工作外,他们还组成多支世博宣传服务队,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牢记责任,增强信心;立足本职,勇挑重担;身体力行,服务世博;主动参与,传播文明”的团队誓言。
供博食品的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
伊利、格力高、日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三得利……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大型企业都有工厂分布在闵行区内。可以想见,只要来到上海的游客,免不了要接触到在闵行区内生产的食品。为保障可能到达游客手中的食品质量,闵行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督所所承担的责任不言而喻。根据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和世博园区挂钩的密切程度,食品生产监督所将区内生产的食品分为供博食品、重点食品和其他食品三类。
顾名思义,直接供博食品就是世博期间将会直接进园区的食品,目前已经确定的厂商已有5家,这也是食品生产监督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这部分直供世博园区的食品,食品生产监督所除了会从原料、生产工艺、图纸开始就介入监察外,还会要求企业递交自查报告,根据自查报告的内容组织专家组前往生产现场审核,提出整改意见。据食品生产监督所的相关人员透露,目前已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监察审核,企业正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整改中。等到世博会正式召开,供博食品正式进入生产期时,食品生产监督所更会派专人驻场监察,做到每日必查、每批必查。
除了供博食品,其他例如肉类、乳制品、糕点等量大面广的食品也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即重点食品二类保障。重点食品所需要面对的监察基本和供博食品一样,只少了一道每日巡查。但在像夏天这样食品容易出问题的高危时期,重点食品也将面对一周一次甚至更多的临时抽查。至于剩下的所有各类食品则统一划到其他类,属于三类保障,必须通过原料、生产过程、产品出厂检验这三关。
志愿者说
“趁年轻,多做点”
傅佳琨和张叶苗是闵行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督所的两名员工,奥运期间他们就曾参加过供奥食品的监管,对于将要到来的世博会,他们已经可以预见到届时工作的强度。“24小时值班、驻场巡查,世博会的战线很长,我们已经做好在企业‘定居’的准备了。”张叶苗说,“我们能做的不多,但也不少,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岗位的事情,也就是在为世博会出一份力了。”
在本职工作之余,他俩也热心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志愿者活动。从倡导左行右立、交通协管到看望智障儿童,即使牺牲难得的休息时间也无所谓:“趁年轻,总是想多做点的。”傅佳琨说。说起令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志愿活动,那就要数“市民巡查团”了。“我们带着40多名市民群众和30多名小企业负责人一起来到光明的工厂,市民群众从里面看见了放心,小企业从里面找到了经验,同时也是对大企业的监督。”
“等到世博会开始再做,那就来不及了”
被困电梯里,怎么办?物业赶来解决不了,怎么办?专业人员赶往现场需要时间,困在电梯里的人着急又怎么办?
在偌大的闵行区,每天有接近1.3万辆地铁通过,4000多家单位和超过5万台公共设备。世搏期间预计将有7000万游客来到上海,其中势必有不少将在闵行区经过、停留。而上述的问题,很可能发生在每个游客的身上。在闵行这样一个人群流动量巨大的交通枢纽重地,保证设施安全也随即成为了重中之重。闵行区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科的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他们已根据《世博安全保障方案》对全区的公共场所的特种设施进行细致的普查,"这项工作永远是需要提前的、具有连续性的,要是等到世博开始再做,那就来不及了。"
为完善事故应急机制,由闵行区质量技监局牵头,联合企业在闵行13个镇和街道建立电梯应急队;在诸如锦江乐园这样的大型娱乐场所建立应急救援队;为有效减少液氯等有毒气体泄漏的危害,建立危险品应急救援队等等。
除此之外,考虑到世博会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闵行区质量技监局特种设备监察科也看到了自己人手上的不足,并已开始抓紧储备人才。将资深、技术全面的优秀员工都纳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承担一定的培训任务,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世博型”人才。
志愿者说
世博会加速了对爱心的理解

孙春飞和凌枫两位都是闵行区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科的员工,早已报名参加了世博会志愿者的他们,正焦急地等待着最后的遴选结果。作为闵行区机关团委“益心公社”的成员,他俩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只要一有空,就会参加到各种志愿公益活动中去。比如前往各公共场所擦栏杆、帮助协管人员维护交通秩序、地铁站打扫卫生……除了他们之外,“益心公社”还有许多社员,秉持“你没空我来顶”的原则,没有一人推脱,大家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回馈社会。
就在不久前,孙春飞和凌枫还一起前往闵行区的启智学校,为那里的智障小朋友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比如和孩子们一起做做游戏、讲讲故事,为他们折折纸鹤,不厌其烦地教他们生活上的一些常识。经过一天的相处,他们不仅收获了孩子们最真挚的心,更体验到了一份责任,“那一刻真觉得这些孩子特别需要关心。下次,我们还去!”
问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孙春风说:“其实无论是不是碰到世博会,我们都应该为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而开心,世博会是加速了我们对这个理念的理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