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部朝令夕改为哪般?

--------------------------------------------------------------------------------
点击次数:3417  发布时间:2009-12-8 14:18:35

  12月6日,教育部官方网站一则留言答复引起了社会关注:"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有人据这则留言推测教育部将对入学年龄限制“松绑”。但记者7日上午再次登录教育部网站发现,教育部已经撤下了这则答复。部分小学校长表示,每年都会有生日仅差几天或一个月的学生家长要求提前入学,但绝大多数学校都不会接收。少数学校名额有空缺,会对孩子进行面试,如果孩子发育情况已经达到6周岁的水平,也可以通融。但这种做法属于违规,学校和家长都要冒一定风险。
  
    今天早晨(7日)在教育部网站没有撤销这则信息以前,笔者看到并怀着喜悦的心情发表评论,孰料朝令夕改,到了晚上好消息已经不复存在,弄得我不知所措,好像早上传达了一个福音,晚上发现竟然是一个神话。明明是一个百姓翘首以盼的善政,教育部为何要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呢?难道教育部的官员们就忍心墨守成规上下班拿薪水,而对民众的呼声、孩子的渴望视而不见吗?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从撤下的回复内容看,教育部显然已经看到了“6周岁孩子入小学一刀切”的弊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有改革弊令的愿望,不然也不会公布那个留言,虽然那个留言只存活了一天。

  我想说的是,改革总会遭遇阻力,大概正是因为遭到了因循守旧的实力派阻挠,才出现这一幕朝令夕改的闹剧。奉劝那些老脑筋的教育部官员们,不要老是呆在办公室里闭目塞听、纸上谈兵了,如果喝茶看报腻味了,请把你的屁股移开座位,站起来,走出去,走进小学走进家庭走向街头,听一听孩子与家长的心声,问一问广大民众的意见。所有法规的制定,都应该以人为本,不是吗?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我是朝闻善政,夕已成空。被忽悠了!一场空欢喜,白白歌功颂德、奔走相告。教育部这次真是”轻轻的我删除了,正如我轻轻的公布,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唉,春梦一场!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