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能源教育,大学大有可为

--------------------------------------------------------------------------------
点击次数:2566  发布时间:2009-12-1 13:47:31

 

  滚滚而来的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流的绿色浪潮,对处在关键发展期的中国无疑是机会和挑战。实质上,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技术革新,低碳经济则是建立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绿色经济。对于目前仍然依赖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我国,新能源很“诱人”,也很考验国人的智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源头,人才是关键。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将大有可为。

  新能源高端人才短缺

  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奥尔加特·加赛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指出: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把普通人培养成专业人员,除此之外,大学还具有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等附加功能。

  新能源科技日新月异,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趋势下,大学的专业教育拘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大学里新能源师资力量储备以及专业基础明显不足,整个产业出现了不差钱却缺人的局面。

  新能源高端人才短缺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博士就表示过,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美国在2010年的预算中有首付金额为1.15亿美元的能源部预算,其中在这笔款项中有8000万美元用作博士和博士后奖学金、新设立的能源研究研究生项目,以及大学生研究项目,可见美国在新能源战略中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国古代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也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这轮世界新能源科技的博弈中,我国大学获得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理应担当起科技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的角色,促进科技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大学负有人才培养的重任

  面对人才培养的重任,大学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为了适应新能源对人才的要求,大学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才的时代相容性上,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方面开发能源教育的资源,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实现“解决问题的学习”;另一方面,大学还应该创新科研及教学体制,积极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交流活动,借鉴并推广更为先进的教学科研理论,培养更多的具有深厚技术基础、技术前瞻性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革命,既是能源科技的革命,也是能源观念和思想的一次革命。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都认识到能源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靠新能源的开发,更经济实惠的方式是提高节能效率。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节约下来的能源、更有效利用的能源也是新能源的一部分。有统计称: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果日常生活与服务业减少浪费并提高能效,这些国家可以少建100座大型火力发电厂,而将更多资源用来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以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保障他们的健康。事实上,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全民使用清洁能源、全民节约使用能源”,而不是“全民制造清洁能源”。要实现有效节能,除了开发节能技术,还需要提高全民节能的意识,这都离不开教育。

  欧美发达国家在能源教育问题上行动高度一致,就是注重全民能源意识的教育。1980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签署了“美国能源教育开发”项目计划,开展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全民受教育的能源教育,从能源认知、能源科学、能源效率、能源节约等不同方面为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不同种类的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国民的能源意识、国民的能源参与率和节能行为的执行力,大大提高了国民的节能效果,有效缓解了能源紧张问题。

  新能源革命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育具有的个人教化功能历来为教育家们所肯定。大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除了掌握最前端理论的教授外,还有众多了解专业富有激情的年轻学子、丰富的图书资料。因此在加快培养尖端专业人才的同时,大学还应承担社会能源教育的责任,积极推进全民能源教育,倡导节约能源、科学利用能源。

  在社会能源教育方面,大学可以通过开讲座、办展览、进社区等等普及教育的方式,加强科学使用能源、高效使用能源、环境保护教育、环境安全、灾害应变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一方面,使更多的人广泛认识能源,进一步理解能源对我们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生活能源占能源消费的很大一部分。通过与社区、中小学合作,可以鼓励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能源使用习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带动家庭和社区科学高效地利用能源,倡导节约行为,这正是我国倡导的节约型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

  “念终始典于学”,新能源革命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既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尖端人才,也需要拥有科学理念的普通大众。在这场变革中,真正负责任的大学关注的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还肩负着传播先进理念、配合国家政策推广科学思想的重要使命。新能源革命任重而道远,大学大有可为。

 


—— 信息源自:中国能源信息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