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考研人经验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点击次数:3753  发布时间:2009-11-19 15:25:59

    我想,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想考研,确实有许多不考研的友人们对我们考研大军不屑一顾。事实上也是,考上并不一定就前程似锦,要知道两三年后依然是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而工作的同学已经是经验丰富,在职场上有所作为了。

  选择考研,这真的是要看个人的追求、家庭经济状况,要综合地来衡量。自己是否需要考研,是否有必要拼一次?如果知道了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并且目标明确,那就只管拼了。早期气馁的,中途放弃的,上了考场还没考完的大有人在,所以下了决心就要坚持到底,俗话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用在考研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我本来是学化学的,但是考研我却选择了管理类。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我对化学不来电,高中学得就不好,大学成绩也不好。还好,我很了解我自己,考上了我还会像读本科那样痛苦,混日子,浪费青春,我是不会在这一领域有什么建树。活到这么大,有太多的迫不得已,这一次,我想让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一次主。于是,我选择跨专业考研。

  大家都知道相对来讲,理转文易,文转理难。对于理工类的同学来说,只要英语比较不错,选择文科中的经济,管理类的考数三、数四的是比较有优势的;要是选择心理学或是法学这样的专业,就要求你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记忆力来支撑,要有比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样胜出的机会才大一些。

  在选择院校方面要依人而定了,跨专业的同学选择34所(截至笔者报名,全国有34所院校独立招收研究生,划分数线,提前复试)还是会明智一些,由于34所复试比较早,若不幸被刷那还可以调剂,还有复试的机会。若报考很强学校的热门专业,风险必然很大。我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考旅游管理专业的最知名学校之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学院),这样便开始了我快乐的考研日子。

  当时我自视英语还行,数学不好,于是上了数学辅导班,别的班没上。报这个班虽然花费不少钱,但还是有效果的。但现在回头看我有许多复习中失误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说一下,大家引以为戒。我是题海战术型选手,由于采纳一位研友的建议,我在后期很少做模拟题,只顾钻历年真题,分析出题的大方向。前期的努力大半都在后期折腾没了。考完后有许多同学说有原题啊,做过之类的话,我是听得一头雾水,那题我可是从来也没见过,还有,我保证题也没见过我。数学是难点,但不是不可战胜的。我的总结是:要考好数学,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一味钻高难度的题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要宏观、微观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专业课我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书看了十几遍,还做了读书笔记,把所有可能考的全都列了出来。没办法,谁叫我跨专业考呢,于是早上背晚上背,一遍一遍,像个精神病人。

  英语的复习是全程的,每天都要背背单词,我没有下太大的功夫,只做了历年考题,反反复复,可成绩出来后就后悔没有多做练习,要知道我所报考的二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英语要求可都不低,后来发现对手都是牛人,英语都得七八十分。现在后悔起来,当时说什么也应该做几十套的模拟,分析几百篇阅读,最起码考完我不后悔。所以,奉劝英语过了六级的同学不要大意。

  到了后期心里想的就这么一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那时身体不是很疲惫,但心里却很疲惫。很多同志到后期依然天天坐镇,但究竟效率如何,学了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我那时隔一段时间就放松一下,打打排球或是和研友们定期侃侃,总之要学会自我调节。走出考场的那一刹那我想的不是考得怎样,而是以后我做什么都不怕了。因为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奋斗了十个月,那可是三百多个日日夜夜!

  我们寝室有四姐妹,每天相互鼓励,共同学习,有哪个想偷懒了,其他三个会同时谴责她。无疑,这样的氛围是考研路上最可贵的,可惜的是最后只有三姐妹上了考场,还有一个月就考试的时候,另一个美眉说什么也不学了,任我们百般劝说。后来我们三个都考上了(她俩分别被北京化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录取了),美眉把肠子都悔青了。还是那句话:考研路上早期气馁的,中途放弃的,上了考场还没考完的大有人在,所以下了决心就要坚持到底。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信息源自: 万学海文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