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时评:小学生为何忙“偷菜”?

--------------------------------------------------------------------------------
点击次数:2161  发布时间:2009-11-19 15:17:04

 

  “开心农场大坏蛋,培养网上盗窃犯,不睡觉,不吃饭,睡到半夜到处窜,他攀墙,我跳院,月黑风高好作案,人手一张麻袋片,这拔葱,那拽蒜,谁家菜地都不管,偷完马上往家窜,自家蔬菜全不见。”

  这是网络虚拟社区“偷菜人”的真实写照,每天数以万计的在线“农场主”中不乏青少年。

  小学生热衷当“菜农”

  就读于太原市某小学五年级的陈程是开心农场的一位“老农”,“偷菜”半年多来,在不同的“偷菜”网站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并结识了很多“农友”。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打开电脑上网进“农场”,先把“蔬菜”和“动物”全部收掉,再顺便把所有好友已经成熟的作物“偷”一遍。除了学习,她现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农场”上。她得意地对记者说:“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快成‘偷菜狂’了,最有意思的是临走时再给朋友菜地放几条虫子。”

  在“虚拟社区游戏”中,简单注册后,网民便可以拥有一块“菜地”,并开始农耕生活:购种、耕种、浇水、施肥、杀虫、收获、出售。这种以“农场”为背景的模拟经营游戏,通过经验值和虚拟货币数量设定玩家等级,级别越高,财富越多,玩起来越过瘾。这类游戏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完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还可以邀请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起参与,可以帮他们“施肥”“除草”,也可以在他们的“菜地”里“偷菜”、使坏。

  为了“偷菜”,陈程还把网友“菜地”作物成熟的时间制表记录,一到时间就去“偷”,自己没有时间,就发动家人“偷”。即便是半夜成熟,也会起床“偷菜”,“偷”完再睡。她告诉记者,班上的不少同学在网上通过“种菜”和“偷菜”早成为“富翁”,“人家住的都是‘别墅’,一个人还好几套呢,带‘车库’的那种。”

  “班上同学都玩,不玩就没法交流。”陈程的同学庞贝尔表示。如今班上流行的就是“偷菜”“奴隶买卖”游戏。

  陈程的父母用“疯狂”一词来形容身边的“偷菜族”:“不分昼夜当农民,一天不‘偷’憋得慌。有同学为了防‘小偷’,就养狗看‘菜园’。不够养狗级别的还得旷课上网蹲点守候。”还有网友套用小沈阳的话来形容“网上务农”一族:“开心网一上、一下,一天就过去了,哦……”

  “偷”的不是“菜”,而是刺激

  这款风靡网络的社区游戏里的 “一块地”“种菜”“偷菜”“防贼”是网友最牵肠挂肚的惦记。此类游戏,除了开心农场,还有朋友买卖、抢车位、过家家等互动功能。从去年初开始,这些简单的游戏组件在网民中像病毒一样传开,短短几个月内,已拥有数千万注册用户,其中不乏青少年,每天在线的“农场主”数百万计。

  家住省城东华苑的王先生说,最近1个多月,他上小学的儿子经常半夜偷偷爬起来上网,严重影响了睡眠。追问之下,儿子才告诉他,自己是在玩一种虚拟的农场游戏,就是种“菜”,还“偷”别人的“菜”。王先生告诉记者,每天放学回家,儿子总会以“回家种‘菜’去”和同学告别,上学后见面语也成了“我的‘菜’昨晚被人‘偷’了”“你买到‘别墅’了吗?”王先生到学校和班主任交流时才得知,儿子所在的学校有学生甚至逃课到网吧“种菜”。学校正准备就此开一个家长会,讨论如何把孩子们“从‘菜地’里拉回来”。

  “‘偷’本来是羞耻和罪恶的行为,到了网上竟然成了好玩的游戏。”家住省城的陈女士,担忧孩子们一旦沉迷该游戏,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慢慢会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气。

  陈女士本人是资深的“开心族”,她在开心网拥有“名车”“豪宅”,资产过亿。她觉得玩“偷菜”纯粹是一种放松和释放压力的网络游戏。不过当发现读小学5年级的侄子小文也迷上 “偷菜”后,她开始担心这会影响到侄子的学习。

  太原双塔西街小学学生张一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允许孩子玩游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些收费项目让孩子觉得不用努力,只要花点钱就能变得比别的孩子富有、强大,拥有更多的享受,让人感觉表面充满童真的游戏似乎渐渐变了味儿。她同时也担心,孩子平时“偷”得如此开心,久而久之,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也觉得偷盗是值得开心的事?张妈妈的担忧说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游戏本身无错,但在这个‘你偷我,我偷你’的过程中,孩子会不会滋生一种游戏人生的心态,甚至玩物丧志?”

  网上开心,不如现实体验

  “一个游戏从网络走到现实,在孩子们身上很可能发生。”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杨秋忠觉得,小学生们对事物的判断容易受外界影响,之前在都市白领中流行的开心网“偷菜”游戏,蔓延到了小学生群体中,是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尽管学校、家长对孩子过早接触虚拟社区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但低龄网民的增加和儿童虚拟社区不断扩张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现实。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调查报告统计,过去一年里,我国10岁以下网民从0.4%增长到0.9%,总数大约在300万人左右。其中,有17.3%的小学生表示经常上“儿童社区”。统计还显示,有67%的家长限制孩子上网玩游戏,超过半数的家长反对孩子网上聊天交友,网上购物遭到47%的家长反对。对于一些家长过分担心孩子玩游戏而进行限制的做法,专家认为,这只会导致孩子对玩游戏更加期待。

  杨秋忠说:“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事情。目前,小游戏的更新换代快得令人目不暇接,不知道明天会出什么更新奇更好玩的游戏。”他认为,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家长应对孩子的网络行为采取正确的引导。

  “网络上的‘偷’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习惯”,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郝若平认为,“小学生网上‘偷菜’的行为,可能会是因为逆反、妒忌、捉弄、炫耀的心态。”她指出,小学生本身思想不成熟,性格未定型,心智幼稚,欲望难控制,如果恋上大人玩的“偷菜”,会产生难以判定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出现自信心膨胀等高涨情绪反应,甚至会产生妄想。要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还是应该在阳光下,在现实里,在家庭和事业中实现,而不是去“偷菜”。

 


—— 信息源自:新华网-山西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