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如何推动技术教育改革

--------------------------------------------------------------------------------
点击次数:1934  发布时间:2009-11-12 13:59:28

 


  服装设计、机器人制作、汽车驾驶……这些在职业学校或高校才可能会学到的专业课程,将走进高中校园。近日,《郑州市2009—2010学年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出台,7项供学生根据兴趣和条件自由选择的课程被列入通用技术学科的选修课程。

  据介绍,通用技术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必修模块以技术设计为基础内容,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选修模块的基础。7个选修模块分别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等,7个模块之间为并列关系,供学生在修学必修模块之后根据兴趣和条件自由选择。

  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通用技术课程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

  据新华社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技术教育早就被纳入到了高中课改的范围。有关部门早在2003年就下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从2004年9月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正式启动,到现在已有20多个省市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但是,目前技术课程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除了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的应试课程以外,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应不应该学点别的?近日,郑州将实用技术纳入高中课程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再一次将高中课改的问题拉到了公众的视野。

  技术教育十分必要

  技术课进高中是一件新鲜事么?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于慧颖的办公室。一个下午的时间,对技术教育情有独钟的于慧颖耐心地向记者介绍了技术课程的方方面面。

  据于慧颖介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技术教育早就被纳入到了高中课改的范围。有关部门早在2003年就下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从2004年9月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正式启动,到现在已有20多个省市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

  自古以来,我们在“学习”这件事上就一直崇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雅状态,在很多读书人的骨子里都存在着“重学轻术”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国家现代化道路上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于慧颖说,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上通用技术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要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去做一些作品,要利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把自己的新想法表现在作品中,同时,还可以不断地对作品进行优化。“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们对技术课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

  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调研情况,于慧颖表示,技术课程真正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技术课程的开设是一件好事。”中国计量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李战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及早地接触技术,了解一些生产上的环节和生产过程,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今后的职业选择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李战国认为,在当今社会,不管你是否从事技术工作,都要接触技术、使用技术,而且还要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种种职业问题。“但我国对职业规划教育重视不够,很多高中学生不知道高考后选择什么专业,不知道今后选择什么职业,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掌握初步的技术能力,加深学生对不同职业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对今后所从事职业的规划和选择能力。”李战国强调说,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是学生面向未来社会挑战的必备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的于老师也对记者表示,技术教育可以引发学生对于自己兴趣乃至未来职业的探索与思考。如果能够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中,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更会体会到一种创造的乐趣。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教育的意义更大。李战国认为,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能否在关键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成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与技术教育的普及化息息相关。而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适应了这一要求,成为教育引领社会发展的新举措。


 技术课开得还不理想

  “技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于慧颖表示,现在我们国家技术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纵向脱节的问题,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技术教育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在于慧颖看来,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一样,都必须从小学就抓起,一直到高中,要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她举例说,英国、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芬兰、瑞典、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大多数国家,都是从小学起就开始开设技术课,而且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是连贯实施技术教育的。

  于慧颖表示,在基础教育中实施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核心目标的基本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技术教育的使命,而且是当前国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

  “将手工技艺或工艺劳技及其它课程转换成当代技术教育课程,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趋势。”于慧颖说,为应对当代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普通教育改革者们就普遍认为:“没有技术教育的普通教育,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因此,各国纷纷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积极调整手工劳动和工艺技能类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加入信息技术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设计能力,使工艺劳技教育向现代技术教育转型。

  于慧颖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西安某高中的语文老师王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技术课程从高中开始设立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是要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抓,并且要一直延续到上大学。“我知道日本小学就有好多机器人课程,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我觉得我们国家也要从小学开始开设,而不是从高中,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李战国也认为,技术教育应从小抓起。他说,童年和少年时期好奇心、模仿性都很强,教育者可以从周围的技术世界入手,教会孩子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技术,认识技术与美好生活的关系,并且着重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将技术教育的种子播种在幼小的心灵中,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从小就抓技术教育会有很多好处。”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刘涛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这些课程,能够挖掘出一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技术操作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可以尽早地加以培养。他还分析说,孩子都是贪玩的,之所以贪玩,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操作的东西不了解,比如说,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和网络,尽快让他们明白电子游戏和网络的秘密,他们就自然对这些东西不再着迷。

  “小学的科学课就很受欢迎,但是在应用上强调得还不够。小孩子的创造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对各种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孩子表现出兴趣的时候,我们再合理地培养,将来就会出现奇迹。”王颖充满希望地说。

  高考制度左右技术教育前进

  王颖所在的学校两年前就开了通用技术的课程,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她说,因为高考不改革,这样的课再好,学生们也不会提起太大兴趣,即便是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学这些课,就像文科学生学物理和化学这些副科课程一样,根本不上心,学校也不重视。王颖无奈地说:“通用技术根本就是高二一学年每周上一课时的休息课,学生就是跟看电影一样过一下眼瘾而已。”

  王颖坦言,她的学生天天打疲劳战,高考考得太难了,老师和学生们只好加班加点地学习,现在高考又提出了加强能力考试,题目更加灵活,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这样的教育模式是有问题的。”她认为,必须改革我们的考试制度,否则从学校到老师到学生都不会认真来学习这些很有好处的课程。

  高考的压力严重阻碍了技术教育的进程和质量。

  从2004年到现在,技术教育起步已经5年了,但是由于大部分地方的技术课成绩没有纳入高考当中,技术课程开设的结果并不理想。

  于慧颖说,目前我国各地高中教育改革情况很不平衡,不少地方的技术课还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任课老师都是其它学科转岗而来的,师资队伍还不稳定,特别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课时也无法保证,各地各校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更是带来了各地各校技术课程开设参差不齐的现状。

  但在这些问题中,最受社会关注的也是最为关键的还是技术教育与高考关系的问题。如何将技术课的考核与高考挂钩,不仅是于慧颖在思考,也是技术课第一线教师和技术教育工作者们正在思考、研究与探索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不将技术教育成绩纳入高考中去,人们对技术教育的认识就不到位,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将会严重地阻碍技术教育的进展。”

  “只要和高考搭上一点边儿都会管用。”于慧颖举例说,海南省的高考实验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2006年开始,海南省就将通用技术课程纳入全省高中基础会考并将基础会考成绩的10%计入高考成绩,这就大大加强了全省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力度。此外,2008年浙江省也把通用技术课程纳入全省会考并作了与高考衔接的相关改革。“但是,这些实验和改革还都是在省内进行的,现在还没有条件在全国统一起来。”

  在李战国看来,技术课程的开设,在高考指挥棒的强力指引下,为高中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转换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打开了一扇进入技术世界的天窗,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如果不改变高考的形式,技术课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他建议,应该将技术课纳入到高考中去,否则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技术课的学习。

  成都市科技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认为在高考的压力下,技术课很难奏效。她说:“大家都背着沉重的学业负担,怎么可能有心思学这个?我觉得想法是好的,效果不见得有。要改,先把高考的考核评价机制改了。”

 


—— 信息源自:科技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