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考研专业课行政管理学重点难点解析

--------------------------------------------------------------------------------
点击次数:3254  发布时间:2009-11-5 14:02:14

 

 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它是一门主要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它也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的必考课目,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好行政管理学,小到可使考生较好地掌握课程系统知识体系,以便适应行政工作的需要和提高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大到可使行政管理科学化、高效化,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行政管理学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看法,愿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抓纲举自,宏观洞晓

  总体把握课程内容是学习的有效捷径和关键所在,其利处便在于知晓课程的组成体系,这样在头脑中会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组合,在应试答题时就会左右逢源、前后呼应。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残篇断章的纷乱记忆。如行政管理学的内容便具有四个“统一”: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规范性和适应性的统一,这些特点都是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的。并且随着开放改革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发展也呈现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等基本特征。据此,行政管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在整体结构上依现代管理基本要素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它包括绪论、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这三章;第二部分是主体论,它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机关行政等四章;第三部分是过程论。它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行政监督等五个章节。第四部分是保障论,它包括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等四章;第五部分是目的论,它包括行政效率和行政改革两章。这“五论”、“十八章”是我们应该明晓于心的,是我们应该宏观把握的,是我们学好这门课程的前提基础。

  二、全面复习,难易并重

  自学考试的准备与复习,应全面而详细。难点、疑点、重点要深刻领会,但学习中的“盲点”也应足够地重视。所谓“盲点”就是指书中未划入重点考核要点范围内的和考生主观自认为“不会考”的知识点,一些考生往往会因疏忽大意而丢了本不该会的分,后悔不迭。其实自考的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中,往往有一些“偏题”、“怪题”,而重点和难点的比重在分值不变的情况下,形式和面目会有些变动。一些考生“走马观花”,对题审视不清,时常被那些看来似曾相识,实则乔装改面的题所蒙蔽,考后扼腕叹息。这均是不仔细、不认真、不冷静的缘故。对行政管理学的难易区分有三个次第层次:一是记忆,即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再现和表达;二是领会,即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知晓其区别与联系;三是应用,即能运用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广大考生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要全面并进,重点突破,点线结合,线面联通,以取得最佳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行政管理学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行政管理实践,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及其他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有密切关系、自学应考者在学习中应把课程的内容同我国各层次现实政府管理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行政管理学内容既有理论原理又有操作方法,如有管人管财管事的方法,管理信息的方法,又有行政领导方式、行政决策和行政协调等方法。自学应考者应在学习行政管理理论的同时掌握行政管理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理论和实际联系考虑的方法,在试卷中已有体现,像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已明确要求考生必须结合实际、结合案例来分析回答问题,否则难得高分。同时,这也是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应对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考生对此应有明确认识,平时应多观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多获新鲜信息,对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加大考试过关率,都是不无裨益的。

  四、行政管理学的重点和难点

  有了对行政管理学的大致了解之后,我们需要对其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加以汇集和进行指点,以利于考生复习,提高效率。

 


—— 信息源自:人民网-教育频道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