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考研专业课中医学题型分析

--------------------------------------------------------------------------------
点击次数:4555  发布时间:2009-10-29 13:46:25

 

 A型题

  1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医著是()。

  A 《类经》 B 《难经》 C 《脉经》 D 《外经》 E 以上都不是

  分析:正确答案E。考查对《黄帝内经》学术地位的认识,它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B型题

  A 病 B 证 C 症 D 病性 E 以上都不是

  1 “同病异治”中,不同的是()。

  2 “异病同治”中,相同的是()。

  分析:正确答案B、B。考查对“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概念的把握。命题预测

  本章试题以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医学基本特点的掌握和运用为主,因而考查的重点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其具体体现。另外,《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也常有1题左右。题型训练

  A型题

  1《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 巢元方 B 孙思邈 C 王叔和 D 皇甫谧 E 陈无择

  2 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中藏经》 C 《伤寒杂病论》

  D 《诸病源候论》E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气在中医学中的概念是()。

  A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B 构成世界万物和维持事物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物质

  C 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

  D 人体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的总称

  E 以上都不是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4 中医学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论》 D 《新修本草》 E 《类经》

  5 张仲景的著作是()。

  A 《伤寒论》 B 《诸病源候论》 C 《温热论》

  D 《温疫论》 E 以上均非

  6 中医学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

  A 《诸病源候论》 B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C 《千金要方》

  D 《伤寒杂病论》 E 《内外伤辨惑论》

  7 属“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张景岳 C 张从正 D 张锡纯 E 张元素

  8 属“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A 朱震享 B 张从正 C 李杲 D 刘完素 E 李中梓

  9 提出“邪去则正安”论点的医家是()。

  A 张子和 B 李杲 C 刘完素 D 朱震亨 E 李时珍

  10 认为“脾胃一伤,百病从生”的医家是()。

  A 李东垣 B 李中梓 C 李时珍 D 李月池 E 以上均非

  11 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

  A 吴又可 B 刘完素 C 朱丹溪 D 张仲景 E 张从正

  12 《温疫论》的作者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 C 李中梓 D 李杲 E 叶天士

  13 《医林改错》的作者是()。

  A 王清任 B 吴又可 C 吴鞠通 D 张从正 E 张景岳

  14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

  A 人气始生,病气衰 B 人气长,长则胜邪

  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D 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

  E 人气抗邪,卫外为固

  15 除哪项外均为《内经》论病情昼夜变化的原文()。

  A 旦慧 B 午安 C 昼安 D 夕加 E 夜甚

  16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 脑 B 心C 神 D 经络 E 精

  17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A 脑 B 心 C 神 D 经络 E 精

  18 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 病种 B 病名 C 症状 D 体征 E 证候

  19 “证”的基本含义是()。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A 疾病过程的症状总和 B 疾病过程的体征总和

  C 疾病过程的病机总括D 疾病过程的病因病性 E 以上均非

  20 关于辨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通过四诊收集症状、体征等资料

  B 分析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C 分析邪正之间的关系

  D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E 以上都是

  B型题

  A 狭义的“神” B 广义的“神” C 气

  D 血 E 津液

  21 《荀子·天论》中“不见其事,而见其功”是指()。

  22 《素问·六微旨大论》中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指()。

  X型题

  23 下列各项中属中医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的是()。

  A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哲学基础 B 整体观念

  C 以临床经验为其精华D 辨证论治

  24 辨证的主要目的是()。

  A 辨清是何病种 B 辨清病因、病性、病位

  C 概括出具体性质的证型D 辨清邪正关系

  25 下列各项中阐明或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有()。

  A 人体是有机整体

  B 局部可以反映整体

  C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D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参考答案

  1 A2 D 3 A 4 C5 A6 D 7 C8 D9 A

  10 A11 B12 A13 A14 A15 B16 B17 C

  18 E19 C20 E21 B22 C23 BD24 BCD25 ABCD

 


—— 信息源自:人民网-教育频道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