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有偿家教:立法废除还是因势利导

--------------------------------------------------------------------------------
点击次数:3855  发布时间:2009-10-26 14:18:27

   一部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地方性法规《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在教育界、学生和家长中引发了激烈争论,原因在于它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活动(本报10月17日)。与此同时,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拟立法有条件放开有偿家教。

  猜想山东人大立法限制有偿家教的初衷,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有偿家教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有些教师以牺牲正常教学为目的,课堂留一手,课后家教补;二、家教市场乱象,资格审查、收费标准、办学场所、安全措施等均处于管理的真空状态,相关的法律依据又缺失,整个市场处于无序状态,这在无形之中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还埋下了种种安全隐患,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三、有偿家教背离了义务教育法,偏离了教育的精神内涵,将师生之间纯洁的关系异化为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扭曲了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形象。

  由此看来,对有偿家教进行规范和整治的确必要,但规范不一定就非要立法,管理不一定就是限制或者废除它,如果立法不考虑有偿家教存在的主客观需求,不兼顾公平的原则就会使法律缺乏可执行的根基,就是滥用法律资源,届时不仅让法律条文成为一纸空文,而且会影响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毋庸置疑,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极少数师德败坏者,但这样的群体并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在我看来,教师的主流还是兢兢业业的,着力于提升课堂效率,竭尽全力完成教学任务。即便一些教师主动从事有偿家教,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教师校外从事家教符合《劳动法》,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可剥夺这一权益。正如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教授王学辉所言:教师校外教学的问题,首先是教师作为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界限问题,其次才是信用问题和师德问题。斯言务实,教师不是神,他首先是一个要养家糊口谋生存的社会人,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之余,有精力有能力通过从事家教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这无可厚非。

  事实上,有偿家教之所以存在,还有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原因就是“分数”需求。从这个层面看,与其说教师在赚钱,不如说家长在要“分”,为了“分数”,花再多钱也值得。因此要根治有偿家教,必须先改变社会用人制度,更新人们的成才观,变以“分”量才为多元化成才。

  由此看来,出现有偿家教乱象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不厘清头绪,就难以正本清源;不分析主次矛盾,就无法对症下药;不让各方利益充分博弈,试图借助立法一了百了,是一种懒政思维。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