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自强、自立意识,高青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赏识教育,让他们在和谐、愉快、表杨中健康成长。(9月30日《中国企业报》)
每个班级都有这么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呢?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当你用真心去夸奖孩子时,就如一剂甜甜的良药,能激励孩子不断奋进,帮助孩子找回自信,树立信心。
但是,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不少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的过错往往无情的鞭笞,而对于孩子们每一个细微的成功却视若无睹,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少有意无意的欣赏和赞美。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对于自己的每一个成功都表现得淡漠,甚而以不断犯错激起家长和老师的不满情绪为乐。对此,湖南春雷青少年特训学校资深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表示,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通过在湖南春雷特训学校多年教学的观察、试验,胡奇辉发现每个“问题孩子”的内心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欲望,只是他们缺少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赏识。因此,作为家长和教师要具有赏识的慧眼,在家里要对孩子的每一个生活点滴的改变,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予以肯定和赞美,在课堂上老师表扬一个孩子坐得好,比你批评一个孩子没坐好更有效果。可能某个孩子因为你的赞扬,而变得发言更积极,更大胆。
然而要做到真正的赏识教育,胡奇辉认为老师们需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建立学生跟踪档案,以赏识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也要适度指出其“美中不足”,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注意引导家长也学会赏识教育,学校利用家长来校看孩子的机会,引导家长用赏识的目光发掘孩子的优点。
笔者认为,赏识教育的渗透,既扩大了学校的育人空间,也让学生更多的增强了自信,在自信中更好的改变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赏识,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与其对孩子们的错误无情的鞭挞,倒不如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