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大教育:在快速扩张与理性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
点击次数:5355  发布时间:2009-9-29 13:40:36

 

学大教育:在快速扩张与理性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学大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如彬访谈

  2009年9月10日,是中国的第25个教师节。对于正在创业路上的学大人而言,这个教师节还多了一重意义——这是学大教育公司8周年的诞辰日。回顾8年创业历程,学大教育董事长李如彬有很多感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如彬说,8年来,学大经历了很多事,但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我们的人生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步是在公司创业初期,那时候我们还是三个毫无创业经验的年轻人,心很大,什么都想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我们依然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专心致志做“家教”,应该说我们开了一个方向性的好头;

  第二步是在2004年,当时我们的网络家教中介是业内做得最好的,全国有30多万教师成为我们的签约老师,也有了可操作的盈利模式,一年的流水做到了500多万元,小日子还算好过,但是,我们又做了一次放弃和选择,开始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这一步,让年轻的学大教育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旗帜,也开始号到了校外教育这个市场需求的脉搏;

  第三步是2007年。当时的学大教育在个性化教育领域已经暂露头角,在全国7个一线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和28个学习中心,当年的销售额首次突破了一个亿,应该是小富即安啊!但是,正是这一年,我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动作,接受鼎晖创投伸过来的橄榄枝,首期融资2000万美元,迎来了学大教育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教辅市场潜力大、学大领导团队强以及个性化教育模式新是学大的成功引资点。”鼎晖创投对学大的评价,应验了学大创业团队当年的决策。

  李如彬说,对于整个教育产业投资,以上三点既是投资机构的核心参照指标,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鼎晖创投当时对全国多家教辅机构调查后发现,学大的个性化“一对一”教学模式在商业模式上非常创新,一些经营、服务、对老师考核模式等先进理念和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都有别于行业竞争者,能在差异化中求发展。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李如彬对记者说,引入VC后,学大展开了庞大的‘圈地运动’,一年多时间里扩张了上百个学习中心。任何高速发展的企业都会碰到摊子大管理难的矛盾,学大也不能幸免,比如由7个城市扩展到了30多个城市,分身无术的管理者不可能把每个城市分支机构照顾周全,这可能导致各城市步伐不一致,影响整体绩效。好在学大教育的管理团队头脑还比较清醒,一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注意把握教学质量和扩张速度的平衡,既要跑得快又要跑得好。

  李如彬说,2007年底融资成功,对学大教育这个年轻团队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在第一轮大规模复制和圈地过程中,学大教育以500%的速度向前发展,一年多时间在全国新建立了100多个直营学习中心。但是即使在巅峰状态,我们还是保持了相对冷静的头脑,在该刹车时及时选择了刹车。

  李如彬说,比如说当初,学大教育也曾尝试过加盟模式,加盟的优势就是利用了别人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少,规模扩张得快。但后来我们发现加盟进来的企业良莠不齐,学大教育的理念和文化传承不下去,加盟商追求快速盈利,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违背教育规律,更保证不了教育质量,带来了很多弊端。因此,从那以后,学大管理团队达成了一致看法:宁可放慢扩张速度,也要坚持直营模式,不再考虑加盟和收购。

  “现在的扩张我们用四年做好了充分准备,是理性复制。”李如彬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选择直营模式,学大付出的代价要比选择加盟收购大得多。“考察设点城市、组建分公司、营销宣传、开办分支学习中心,这是我们进入一座城市前后的‘复制密码’。”李如彬解释说,首选城市的标准是:在全国GDP排名靠前、城市人口总数大且目标客户人数多、当地补习市场份额尚有争夺空间;确定扩张城市后,设立一个充当开路先锋的分公司;采取媒体广告、学校宣传等手段招生;再以直营方式为学习中心招兵买马注入师资力量。

  一般一个分公司能延伸几个学习中心,比如广州分公司下属有10个学习中心,深圳分公司有6个学习中心。在分公司与学习中心管理上,学大借鉴了美国教育的绩效考核体制,与美国的学监、学区配置非常吻合。

  在美国,每个州都划分了不同的学区,每个学区有教育委员会,由委员会推举的学监控制这个区域的教育活动和教学质量。而学大教育总部下面是分公司,每个分公司下边又设置若干个学习中心,分公司由教研中心控制指导各学习中心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在这里,分公司任学监一职,学习中心则扮演着学区角色。

  学大还有建立具体学习中心的“标准手册”,可按图索骥,就像开麦当劳连锁店一样。李如彬介绍说,比如学习中心场地都是租用高档繁华写字楼,面积在500到1000平方米;最初学习中心的团队一般控制在20多人,分别由行政人员、教学老师、心理分析师等组成;……一系列复制都能“标准化”落实。学习中心成熟运营后,教学团队能达到100到200人,学生人数在500到1000人,中心还会另辟免费陪读教室,让学生补习完后,可在自习教室学习,教室安排了专门的免费陪读老师管理秩序、释疑解惑。

  由于全国中小学采用的教学课本因城而异,所以学大学习中心招生之前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便是结合国家教育部大纲“本地化”生根发芽。“学大在北京总部建立了个性化教育学院,聘请教育专家教授组成顾问团,宏观指引各学习中心教学和教材编写方向。同时,我们每个学习中心都设置了一线权威教师构成的教研中心,在个性化教育学院的带领下,结合所在城市片区专门负责编写本地教材,因城施教。”

  李如彬说,学大教育公司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第一,它是一个教育机构,教书育人是它最本质的目标。第二,它是一个公司,商业运营上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有人一直担心,学大融资成功后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会背离教育规律,似乎这二者之间注定是水火不容。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学大融资成功除了促进规模扩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组织更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来参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来开发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教育的产品,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学大第四个节点是在不久的将来促进公司上市。到那时,学大的发展更是天宽地阔。但不管到了哪一步,学大的创业团队都会牢记一个原则——在快速扩张和稳健发展之间寻到平衡点。

 


—— 信息源自:千龙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