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民委教科司司长俸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少数民族教育。在访谈中,俸兰介绍民族教育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直至高校,而且该部分内容将纳入考察、考试范围。
俸兰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全国的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现在在全国所有的省市区当中,都已经进行了这项工作。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制定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在小学三四年级要进行民族知识的启蒙教育;小学五六年级进行民族常识教育;在初中阶段进行民族政策的常识教育;在高中进行民族理论的常识教育;在职业学校当中要开展民族理论常识的实践教育。高校也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而且还特别强调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考察、考试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