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历史大纲:加大“原因”考查

--------------------------------------------------------------------------------
点击次数:2626  发布时间:2009-9-22 13:30:06

  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林歆

  与2008年的历史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没有任何调整。2008年的考纲对考查的知识点进行了较大地调整,新增了一批知识点,突出物质文明的考查。今年沿袭了这一做法,可以说,今年的考纲还是强调主干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中国古代史中,强调政治、经济、民族和思想文化主干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整理;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探索,以及应对数次侵略,历来是两条主干线;共和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从考纲里可看出,高考将对每个阶段形成的原因加大考查力度,尤其是思想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是加大了对整个历史事件来前因后果的考查,尤其是原因,这一考点要求得更加细致了。这就要求考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体过程和全貌。这在2008年增加的内容中体会得更甚。

  三是强调思想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作用的考查。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等等。

  四是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渗透,如高考正逐年加大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由此,2009届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复习。

   1.明晰往年高考失分点。

  从往年高考来看,考生们的劣势比较明显。第一是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不强,如2008年的历史高考客观题中,基本上都考查了材料解读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们得分的情况并不太理想。尤其是有些材料是用文言文表述的,不少学生读不懂,这就制约了得分点。

  第二是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清,甚至混淆历史事件。

  第三是作答时高度站得不高,思维较为局限。

  第四是语言组织能力差,学生以口语或不严谨的语言作答,制约了考试的得分点。

  2.落实基础不空谈。

  随着高考形式的变化,教师要加大对历史概念的讲解和阐述,有些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主要是他们对历史事件不清楚,有些内容混淆了,历史概念的讲解和阐述不可少。学生们应以时间为线,通过总结阶段特征,从某一知识点切入将相关的知识给“网”起来。

  落实基础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变成名词解释,任何一件历史事件要说得出前因后果,在练习中进行查漏补缺。另外,要注重审题的训练。

  学生们加强规范性的训练的同时,也要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宁愿做到“全面地肤浅”,也不要“片面地深刻”。另外,学生在考试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将平时的训练考试化,只有这样高考时才能正常发挥。
 


—— 信息源自:《楚天金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