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部加分政策重素质 高校招生偏向"裸分"

--------------------------------------------------------------------------------
点击次数:2929  发布时间:2009-9-22 13:28:45

 

 新学期开始不久,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也已进入紧张的大学学习生活。由于今年高考招生录取阶段围绕高考加分的新闻不断,各高校对于招生工作中的“加分”态度尤其引人关注。记者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部分高校招生部门了解到,高校在“加分”与“裸分”之间更倾向于“裸分”,“加分”的作用有限。
  ●高校招生偏向“裸分”

  北京大学招生负责人日前在新生入学时表示,北大严格执行教育部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同等条件下招生将向“裸分”考生倾斜。今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涉及少数民族加分造假事件引爆高考“加分门”,何川洋也被北大、港大弃录。随后又有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被取消录取资格,高考加分政策从而引起社会争议。北大招办负责人对此表示,加分考生自有其特点和优势,如奥赛金牌、文体特长生等,但是加分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不能有掺假行为。今后北大在招生中同等条件下,更偏向实分考生。

  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招生部门了解到,人大对于“加分”政策是对享受教育部和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投档的考生,学校承认考生其中最高一项加分,且最高不超过20分。投档后,学校按照考生实考分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在考生等效基准分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或与报考专业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省区,在考生等效基准分相同情况下,重点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余临表示,少数民族、华侨子女、烈士子女加分都应予以支持,这是国家政策导向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但对于各种竞赛一类的加分,余老师则认为“不那么合理”。有很多考生会为了加分而去报各种培训班以备参加竞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近年来竞赛加分弄虚作假的成分增加,造成不公平竞争。作为一名高校校长,余老师认为高校在录取时更倾向于“裸分”考生,因为“裸分”真实可靠,同样分数的考生,“裸分”的考生要比加分的考生学习能力强。

  ●教育部加分政策重素质

  记者翻查了教育部近期关于高考加分的政策,增加20分投档的有: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6名者(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且在报考当年通过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测试并被认定的考生。

  教育部的文件中还规定,增加10分投档的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同时,在此基础上,各省政策又有所不同。例如高中阶段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的考生可在报考北京市高校时加10分录取,但不适用于外省高校。

  据记者了解,在加分问题上比较受到关注的除了今年何川洋事件涉及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之外,体育加分也是关注的重点,除了教育部的相关政策之外,各高校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分数照顾也各有不同。比如北师大对于部分拔尖的体育特长生最高的优惠能够在二本线的65%。

  针对近期关于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质疑,教育部回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加分政策,是国家在基于少数民族多处于偏远贫困地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做出的扶持政策。目前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还明显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专家意见:

  少数民族加分体现教育公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所陈立鹏教授多年来从事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研究,他表示,“加分”政策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原则。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应该来讲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国外及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政策性“加分”。在台湾地区,对原住民的政策性“加分”可以达到总成绩的25%,但是享受“加分”的前提是要通过少数民族的文化考试。内地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条件相对艰苦,这些地区的学生如果享受到20分的加分能与发达地区的学生达到同样的分数,那么他的学习能力一定是非常强的。陈立鹏教授介绍,在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学生也同样有加分,在政策上是相对平等的。

  由于“加分门”事件后一些高校表示同等条件下更偏向实分考生,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士认为“裸分”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今年的“加分门”事件引起的社会关注,陈立鹏教授表示高校对待“加分”问题应放下顾虑,“加分”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如果有机会到发达地区上学,对学生个人,对他的家乡以及对国家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至于今年的事件并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执行政策的部门出了问题。因此陈立鹏教授也呼吁各高校也要转变观念,更偏向“加分”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在不加分的情况下达到“同等分数”很难很难。与高校招生中争抢状元的现象相比,“加分”考生更应引起高校的关注,它体现出了高等教育要面向普罗大众,而不是状元。

 

 


—— 信息源自:中青在线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