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国家最高科技奖中的归侨精英

--------------------------------------------------------------------------------
点击次数:3185  发布时间:2009-9-19 13:48:40

 
  为了进一步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初春时节,即由党中央和国务院举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设立的五大奖项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了。因为这个奖项不仅条件高,而且奖金也高。

  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者,必须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至于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归个人,而450万则作为自主选题的科研经费。这个数目,大致相当于80年代诺贝尔奖金的水平。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能够如此重奖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这在世界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我查阅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相关资料,从2000年至2008年,除2004年空缺,2002年1人外,其余年份每年2人。8年间获奖共计14人。其中,有留学生经历的7人,占50%,而曾在海外工作超过3年的5人,占36%。换句话说,获奖的科技人员中,归侨占1/3强。下面不妨对这5名归侨精英做些简要的介绍。

  数学家吴文俊是2000年与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一道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这位中科院院士,早年赴法国留学、工作,归国后在数学多个领域有独创性的研究。例如他在拓朴学的公式,很早就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吴文俊公式”,而被广泛应用了。

  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是2001年度的获奖者。他早年留学英国,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特教授的高足,曾在英国两所大学任教,回国后在物理研究方面多有建树。他提出的一些理论曾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黄散射”和“黄方程”。

  2005年度的两位获得者叶笃正和吴孟超均为归侨。叶笃正早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留校工作4年,回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他在动力气象、大气环流、青藏高原气象等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是我国动力气象的创始人之一。至于中科院院士吴孟超,17岁从马来亚回国,以后学医从医,其主要的科技成就有:创立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世界上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他曾获得过许多荣誉,1994年被评为全国侨界十杰之一。

  2007年的获奖者为闵恩泽。他1955年结束在美长达8年的留学和工作生涯回国,此后一直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八十年来,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贡献良多。他被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和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归侨科技工作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触摸到世界科技前沿,并有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因此往往能在科技工作中脱颖而出。据2008年的统计资料,近年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约有72%是海归。因此放眼未来,留学归国人员和归侨科技工作者,一定会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信息源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