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初中生出游挑战现行学校教育

--------------------------------------------------------------------------------
点击次数:2349  发布时间:2009-9-18 13:07:52

  近日,各学校已陆续开学,而大庆市的高铭远却为13岁的儿子办理了一年的休学,决定带儿子走遍全国。他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种经历带给孩子的远比课堂要多。

  对于这种勇敢的选择,笔者不太赞成。孩子的成长有其规律,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各地文化需要借助大量的基础知识,中小学阶段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黄金时期,耽误不得。如果休学出游只为接触一些人、事和景观,甚至有时迫于经费“只是在旅馆附近转一转”,这种出游不免显得漫无目的。另外,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过早进入复杂的社会,对其心智成长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未必是好事。

  近年来,像这样带孩子离开学校、另辟蹊径进行教育的例子时有耳闻。10多年前,郑渊洁让儿子辍学回家,自己写教材自己教;郑州的杨少江(化名)在家自聘教师,自定教学理念,希望成立互助式家长联合会;深圳家长王洁让女儿在家上小学,自己为她设定课程。虽然这些尝试不一定能成功,也并不普遍,但却作为一种现象,对现行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他们在向传统教育模式发出考问。高铭远的初衷是认为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缺乏,学生整日囿于校园,难免变成书呆子;另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教学不适合千差万别的儿童,而且作业量大、重复低效;还有的家长认为,学校课程死板、单调,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过去,私塾里的先生常享有圣人般的威望,传道授业解惑的事儿自然全听先生的。现在则是,许多家长会因为教师的某个行为不符合教育规律而找教师交流意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至今,人民群众对教育已经有了新的期待:能否因材施教?如何让课堂更生动?怎样让孩子知行结合?这些问题都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