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LG开创教育行业多用户电脑教学时代

--------------------------------------------------------------------------------
点击次数:6044  发布时间:2009-9-14 14:25:45

 

未来的电脑应用该如何走?是强者越强,还是朝着简单应用的方向?显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性能方面肯定越来越强,但对于行业用户来说,除了基本的性能,还要考虑成本,易用性,以及与自身行业相契合的一系列应用方式。以教育行业为例,除了要求适合应用的硬件设备,还希望可以获得针对具体应用环境的整体性的产品解决方案。下面,就向大家介绍革新性地多用户解决方案LG慧联显示群组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情况,深度解析这种多用户应用方式带来的全新应用格局。

以一当十  全面降低整体使用成本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尤为重要。通过在教育行业全面深入的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大中小学都已经开始致力于信息化教学,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图书室。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多媒体教室对硬件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电脑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浪费,而且成本也居高不下。对此分管教学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一直想降低这方面的成本,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替代方案。LG慧联显示群组的推出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作为革新性的多用户共享计算机解决方案,LG慧联显示群组能够帮助电脑主机获得“一拖N”的效果,即10个用户可以共用一台电脑主机,从而降低教育用户的采购成本。以一个50人的多媒体教室为例,通常需要50台电脑主机外加50显示器,而应用LG慧联显示群组仅需要5台电脑主机和50LG慧联显示器。

这还只是基于初次购买成本的节省,在多媒体教室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能够降低软件购买成本、日常的维护成本和电费支出。据LG商用显示器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LG慧联显示群组已经比较成熟,可以与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兼容,有较强的适用性,并降低购买正版软件的数量。由于降低了电脑主机的数量,还能节省一大笔对电脑主机的维护开支。同时,电脑主机作为耗电大户,数量的减少,必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费的支出。

此外,就LG慧联显示器自身来说也应用了领先的节能技术。当前国家一直鼓励IT产品降低能源的消耗,并制定了相应的能效等级标准。在显示器领域,共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等级为1级。作为慧联显示群组的核心部件,18.5英寸的LG慧联显示器 N1941W就位列1级能效等级之列,相比市面其他的显示器,更为节能。

多用户教学  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除了可以有效的降低教育用户应用电脑教学的整体使用成本,LG慧联显示群组开创的多用户电脑教学模式在还具有不错的教学管理优势,有效的解决了在日常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有过多媒体教学经验的朋友都会知道,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很多学生都会不自觉的在自己的电脑上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愿跟随老师的思路。而且,在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主机的情况下,老师还很难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管,只能任其自行其事。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很到保证教学的效率。而应用LG慧联显示群组后,通过在教师机中安装LG随即附赠的Itacle软件则能够做到对客户机的实时监管,快速便捷地了解学生在做什么,自然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同时,还能够降低由于电脑故障对教学造成的干扰。在一些中小学,由于经费有限,设备陈旧,难免在学习过程中,电脑主机出现毛病。而现在,主机相对较少,出毛病的几率也非常小。在平时注意保养好维护,就会避免在课堂上讲课时,突然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的电脑打不开了”之类的情况出现。就安全性来说,也让学生不能通过光驱USB接口随意下载,上传一些不良信息,让学生们能够更加专注的用心学习。

可以说,多用户电脑教学不仅能够降低了教育用户的整体使用成本,还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减少不良信息的干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室在学校建立。与传统的电脑应用模式相比,具有革新性多用户显示模式的LG显示器群组在教育行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