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给教育专家挑挑刺:不要过度解读新生独自报到奖励政策

--------------------------------------------------------------------------------
点击次数:2695  发布时间:2009-9-11 13:44:53

 

 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年级新生报到有惊喜,学校给所有独自来校报到的新生发放“红包”——100元现金或者同等价值的手机充值卡。日前,中青政学工部透露,经初步统计,约有1/10的新生将能获得此奖金),名单将于近日公示于校内网站上。(《成都商报》9月9日)


  开学期间,有关教育的话题适时地被激活了,这是我们常见的媒体操作手法,以至于连这则其实并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报道都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不仅公众,就连教育专家都坐不住出来要说两句。譬如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就对这种现金奖励的效果表示不乐观,在他看来,真正要改变家长大举送新的局面,需要中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整。


  我以为这是专家过度解读了。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学校的一种很现实的选择。一是为自身管理的需要。譬如报道称,每年开学,上千名学生和数倍于学生数量的家长涌入校园内,给高校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学校不过是寄望于通过这种现金奖励的方式,来缓解一下管理压力罢了。其二,当然也如校方所表示的,鼓励和培养一下学生的独立能力。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管理举措,达到目的当然好,达不到也无关宏旨。故作忧虑状,并试图从中得到什么大道理来,似乎就没什么必要了。


  “送学潮”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这确实需要我们关注。但硬要把这么大的一个话题套在某个具体的事情上,就显得有点“强说愁”了。指望一个数额本来就很少的奖励政策就能改变大举送新的局面,当然是不现实的,这不需要谁来论证,学校想必也没有这么大的自信。


  不是有意要给教育专家挑刺,而是想说,很多事情的解决,往往是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哪怕一点点的努力和改进,也比高谈阔论一大堆人所皆知的大道理管用。从这个角度说,我倒是愿意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奖励政策一些掌声,而不是像专家那样悲观。首先一点,学校自己拿出钱奖励独自报到的学生(这笔钱学校当然是可以不用出的),这本身就可以视为给新生上的大学第一课,这种新颖的作法和明晰的态度,不失为一种价值观的引导,对初入高校的新生来说应该是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相比那些什么都不做的学校,这种主动性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再不济,我们知道,独自报到的新生多数都是家境比较贫寒的学生,这种奖励措施也不妨视为一种变相的补助。何乐而不为呢?又何苦要泼上一盆冷水呢?


  今天的大学,存在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总是负面新闻多,正面评价少,因而导致社会成见很深。但有些时候,或许我们也应该理性一些客观一些,对高校积极的一面不吝鼓励,这也是一种促进和帮助。

 

 


—— 信息源自:东北新闻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