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办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何,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专访了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从信,就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挑战、前景等作了细致的阐述。 现状
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
截至今年8月份,云南省有2447所民办学校,占全省学校数量的10.8%,在校学生达564500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6.44%。“民办学校数量所占据的比例大,而学生数所占的比例小,反映出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小。”张从信说。
从横向看,目前全国有10万多所民办教育学校,云南民办学校的数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民办教育占整个教育的比重还偏低,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云南省的民办教育覆盖了幼儿园、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等各个办学层次。据张从信介绍,目前云南省有民办高等院校16所,其中7所独立学院,9所高职院校。民办幼儿园有2109所,占全省幼儿园总数的68.36%,民办幼儿园的小朋友数量有27万,占全省幼儿园小朋友数量的30.34%。
“与民办高等院校和民办幼儿园相比,民办中小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比重较小。”张从信说,云南民办教育在结构上存在着“两头重、中间轻”的不平衡现象。另外,地域发展也极其不平衡,民办学校多集中在昆明、曲靖、红河、大理、保山等,有些州市到目前连一所民办中学都还没有。
贡献
提供近4万就业岗位
张从信表示,民办教育对国家的贡献很大。首先,民办教育扩大了教育事业的规模,并为国家节省了教育开支。其次,对于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民办教育都起到了创新和促进作用,在用人机制、分配制度、考核制度等方面为公办学校提供了参考。
另外,民办教育还为政府开辟了就业的渠道,云南省的民办学校提供的就业岗位有近4万个,为政府分担了就业压力。最后,民办学校充分发挥了离退休专家人才的作用,不少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引进的很多人才都是大学退休校长、专家教授等,极大地充实了自身的办学实力,也合理利用了人才资源。
张从信说,云南民办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管理好、教学严、办学有特色的高质量民办学校,这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更多老百姓的需求。
挑战
立法不完善 师资流动大
“就全国来说,民办教育发展共性存在着一些问题。”据张从信介绍,在立法层面上,有一些问题还有待弥补,如民办学校的身份问题,目前是按照民办非企业性质登记在民政部门,但民办学校一直都希望能登记成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身份差异,导致了在医保、社保等福利保障相对滞后,致使多数民办教师有后顾之忧,师资流动性很大。”张从信说,不少民办学校的老师,都想尽办法要进公办学校,特别是在民办高校,老师评上副高职称后就很难再留得住。
“以前民办学校老师的待遇比公办学校好,但现在整体不如公立学校。”张从信指出,教育是一种特殊消费品,费用不可能太高。民办学校的收费上不去,就拿不出钱去招聘更多的优质教师。而国家对民办教育的财政支持还不够,因此,一些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资金方面的挑战。
前景
民办教育将占高比重
省教育厅早在2007年底就成立了民办教育处,以更好地发展民办教育。省政府在今年3月底发布的《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更是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民办教育支持。
“就云南来说,发展民办教育不仅是必然,更是必需。”张从信表示,云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薄弱,但老百姓望子成龙心切,这就给民办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前景。未来,民办教育一定会形成大规模、高比重的民办教育事业新局面,届时,将会有一大批高质量的民办学校供老百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