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端视点:别随便责怪留学生“滞留”

--------------------------------------------------------------------------------
点击次数:3000  发布时间:2009-9-5 14:11:42

  中国还没出现“留学大潮”

  “留学大潮造就更多海归精英还是加剧人才流失?”首先,留学是否已经形成了“大潮”?我认为还根本称不上“大潮”,可以说,还只是涓涓细流。为什么这么说?看几个数字就知道了。近两年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1060万、1040万,每年高校入学学生总数600至650万。而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总人数呢?公派、自费、博士、硕士、本科、专科、高中各类留学生加起来,2008年不到18万,2009年预计才20万。20万与1000多万相比,才区区2%不到,根本称不上“大潮”,只算得上涓涓细流。横向比较一下就更清楚了。过去20年,世界上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是日本和韩国。前10年是日本,近10年是韩国。中国还不是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日本人口大约1.3亿,正好是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每年曾输出留学生20来万。韩国人口不到5000万,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到100万,但每年输出20多万留学生。这才是“大潮”。实际上,从改革开放起,中国起初每年输出留学生约2万人,到现在的每年20万,这个增长幅度,与过去30年中国在国民经济、国民收入、社会文化等许多所发生的巨变相比,是不算增长很快的,从宏观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甚至还是边缘化的。

  中国今年可望成为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

  目前,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我估计,2009或2010年,中国会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原因一是中国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原因二是韩国在金融危机下留学生数量的大幅减少)。

  但是,由于目前基数小,办理签证仍相当麻烦,中国留学生总数短期内不会变得很大。虽然有的业内人士预计,中国留学生数量到2013年会翻番,但我个人认为,这是愿望大于现实。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接近30万就不错了。实现人数翻番,估计要到2015年。

  中国真正出现留学“大潮”,应有这么几个标志:

  一是送子女出国留学成为城市中产家庭在经济上、观念上更容易接受的选择,而不象现在这样,动不动用尽许多家庭的全部积蓄。这还有待于更多中国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等70后这一代的子女长大,他们肯定会与60后这一代父母大不一样。

  二是西方国家进一步改变对中国的成见,放宽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现在的情况是,西方人一方面看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把中国抬举为经济大国,甚至高喊“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却仍时常对中国普通人的经济实力和诚信疑虑重重,总担心中国学生去占他们国家的“便宜”。这需要西方人对富裕起来、文明起来的中国在观念上进一步适应。主动也好,被动也罢,适应是迟早的事。

  三是国外院校增强对中国学生的接纳能力。以前,他们从没接待过这么多国际学生,现在虽尝到了甜头,但扩容需要些时间。等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包括长期和短期留学)每年接近100万、占高中毕业群体的5%-10%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留学“大潮”。关键还不是这个数字,关键是选择:接受国际化教育,是下一代中国人理所当然应该有的一种选择。眼下,有这种选择的学生还太少。

  中国留学生真正的留学“大潮”到来的时候,可能是爆炸式、突飞猛进式的。只要中国保持全球领先的经济发展势头,这一天10年内必将到来。

  别随便责怪留学生“滞留”

  改革开放到现在30年间,中国共输出留学生140万人,迄今回国40万人,目前还有100万留学生仍在海外。

  “滞留”这个词不太舒服,好像他们是欠债潜逃、躲着不敢回国似的。那些花中国纳税人的钱、公派出国拒绝回国服役、也拒绝赔偿违约金的,说他们“滞留”一点不过分。但海外100万中国留学生,属于这种情况的人少而又少。毕竟中国每年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才1万多人,都是精心选拔的,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不仅能按期回国,而且回国后很受重用,回来的理由相当充分。

  没有回国的留学生,不外乎有这么一些情况:

  一是谋求继续深造。现在每年出国20万人,80%是去读本科、专科或高中的。他们会满足于拿个本科文凭、专科文凭或高中文凭就回来吗?很多人不会,因为本科文凭在职场上已经常不够用了,甚至在有的专业,硕士都不一定够用。继续深造,是顺其自然的选择。

  二是积累工作经验。拿到文凭就马上回国,在职场上的价值当然不如带着实际工作经验回来,尤其是带着国际一流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回来。学以致用,这个道理没什么错。否则,光是一张国外的“裸文凭”,回国后无论进外企、国企、私企,都难免“夹生”。

  三是个人生活需要。出国留学的都是年轻人,恋爱结婚生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一旦结了婚、生了子,需要考虑的就不再仅仅是自己。两口子都放弃工作搬家,即便在国内,100个人当中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尤其是子女教育,让孩子离开一个熟悉的成长环境,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光需要勇气,还有太多的现实问题。

  这几种情况比较普遍。当然还有一些不那么普遍的个别情况。国内一些不了解实情的人,有的猜测说,那些没回国的留学生“混”得不好,但宁肯在国外当二等公民也不愿回国;还有的说都是些贪官子女不敢回国,等等。这样的说法,对广大的广大中国留学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我从事国际教育工作十几年,亲自经手了几千名留学生的个案,属于个别情况的案例少而又少,连1%都不到。

  在国外留下来工作、生活的留学生,固然有他们的艰难,但这些年来,从事好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职业白领和职业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正根本性地改变、提升着海外华人的人口和职业结构。从事普通工作的人也很多,但在国外当个老百姓有什么不可以呢?期望出国留学的中国人要么出人头地,要么卷铺盖回国,是否过于市侩?

  人才流动是基本权利,封堵“人才外流”不合情理

  说简单点,在不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人才流动是人的基本权利。在21世纪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恐怕除了朝鲜、古巴、利比亚等很少数国家外,允许和鼓励知识和人才的流动早已是常态。

  中国13亿人和全球其它国家之间的知识、信息和人财物互动,需要桥梁、纽带、代表和执行人。没有人才的流动,国际化是空谈。

  还说回日本、韩国这两个留学生输出大国。这么多年,它们年年不断输出大批留学生,是否造成了本国无人可用或亡国之忧呢?恰恰相反,它们与国际间的知识和人才互动,助推了它们的经济文化走入主流国际社会。这两个国家的国民,包括留学生,民族情结之深也是举世闻名的。我们完全没必要那么小家子气。

 


—— 信息源自:新浪教育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