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留学海外如何敲开语言之门

--------------------------------------------------------------------------------
点击次数:3510  发布时间:2009-9-5 14:10:53

  “上课听不懂老师说话,别人可以和老师进行很好的互动,而我却连老师在讲什么都搞不清楚,甚至有时候连作业留的是什么都没有办法确定;坐公交车时因为听不懂报站,就一直站在车门口,生怕下错地方;办银行卡都不知道怎么弄,跟工作人员用手势说明了好久才让他们明白了我的意思……那时候有很大的挫折感,还经常产生回国的念头。”姚欣来法国留学已经两年了,她对当初法语未过关时生活的评价是充满着挫折感。因语言不过关而产生这种感觉的海外学子不在少数。

   

  走出家门

  习惯当地语言

  很多留学生初到国外时,会担心语言表达不正确而把自己憋在宿舍里,每天沉溺于网络,热衷于与国内的朋友联系以消除孤独。而这样,就浪费了与外界学习语言的好环境,同时,也丧失了快速提高外语水平的机会。

  让自己走出去。走在街道上,看着路两旁的各色建筑、各种商店,这也是对所在地文化的一种直接的了解方式。同时,商店的招牌、饭店的菜单等都是方便的学习工具,边看边记,也会促进词汇量的增加。同样,买东西时,不了解地道的说法的时候,可以在别人买的时候在旁边看着,然后对对话进行模仿。了解当地人的说话习惯,从细节处改进,不久,就会有本质上的提高——这是笔者在采访中,海外学子的共识。

  留学韩国庆熙大学的小李说:“刚来的时候,我不喜欢出门,就在宿舍里看电视剧。但是,逐渐我意识到这样我就失去了来这里上学的意义。现在,我会要求自己尽量往外跑,没有任何要做的事的时候,我就会去乘地铁,因为在地铁里有很多人在聊天,在练听力的同时,可以学到很多新的表达方式。”

  的确,绝大部分学生出国前都是通过课本来学习语言的。而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用语间还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海外学子通过多走、多看、多想来完成书面用语和生活用语之间的转变。

  大量阅读

  增强语言能力

  习惯了当地语言,如何增强语言理解能力便成了很重要的一环。

  几位海外学子开出了如下良方:首先,要放弃专门为了学语言而读原版书的想法。相反,要先选择一个自己打算认真去学习或者感兴趣的主题,然后找一本相关的书去读。其次,每一阶段的阅读结束后要对已阅读内容进行总结。阅读可谓是复习词汇和语法的过程,也是学习新词汇和新语法的过程。通过阅读,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会逐渐加深,也能起到巩固已学内容的效果。

  “在国外时,要抓住一切机会大量阅读,从而丰富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增强语感。像上网浏览网页,读当地报纸都是方便可行的方法。同时,就上课讨论到的话题,课下多看此类的书和文章;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积极地进行发掘和扩展,多动手去查找资料。接触文字的机会越多,自己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也会变得越强。”曾在古巴留学的蔡云颇有感触地讲到。另外,蔡云还提醒大家出国时最好带上国内的相关课本或者语法书,以避免当地语法教材不足而带来的不便。

  走出圈子

  多交外国朋友

  到国外留学,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如何才能尽快适应甚至融入,是每个留学生都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解决这个难题时,就会寻求其他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但是,在这过程中,固有的圈子已经在慢慢地形成。

  在新西兰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念4年,英语没学好,广东话倒是学得很地道。”所以,当生活渐入正轨时,每个人就应该尝试着走出固有的圈子,多交外国朋友。通过与外国朋友的见面聊天、一起游玩等,会增加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蔡云讲到自己提高口语的方法时,说道:“课后多与当地人交流,探讨话题,尤其是当地的风土人情之类,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到一些地道的表达,又能了解所在国家的文化。”

  正在新加坡上学的张天航也提到了这点,“我认为,最能快速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英语,比如多与人聊天、多参加活动。与别人沟通应该是最有效的。”

  有很多中国学生想和当地的同学交流学习,但由于口语不好而羞于开口,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外国朋友见面之前就想好要说的话题,然后自己对着自己讲一遍。有了准备后,见面时就不会因为担心说得不对而不敢开口。

  另外,作为留学生可以通过朋友之间互相介绍或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方法来认识外国朋友。或者,可以在学校的论坛上发帖子,寻找对中国文化或汉语感兴趣的外国朋友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韩国诚信女大留学了一年的黄静已经有了自己的韩国朋友圈子,“我刚来的时候,学姐给我介绍了几位韩国朋友,我在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过程中也认识了很多朋友,通过几次见面聊天,熟悉了之后,朋友们会带着我参加活动,或者相约去旅行,有时候还会邀请我去家里做客。在这里因为有韩国朋友们的照料,我不觉得孤单,而且对韩国的文化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走出固有的圈子,迈出与外国朋友交流的第一步,在文化碰撞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融入了所在国的文化。

  勤学多问

  勇于各种尝试

  学习语言没有捷径,国外有好的语言环境,但是要得到各方面质的飞跃,也是要从一点一滴开始。

  对于出国后如何提高语言能力,正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读书的李龙飞记录下了自己的经历和感触,“说到英语,来了美国才体会到,国内的英语学得再好,到国外也是不够的。细数一年来,说的最多的词,恐怕就是‘what’了吧。有时候一段对话甚至N多个‘what’。更有对于有些复杂的内容给同学解释了几遍,得到的却还是那句‘sorry,I am not follow you’。静默几秒钟后,鼓起勇气,重新整理语言,用更慢的语速,进行更加细致的解释,原以为这次应该可以了,可回答依旧是‘Can you say that again’?几经周折,最终解释清楚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深深的刺痛感和失落感油然而生。朋友,想必只要身在国外的你无一例外地经历过以上的种种场景吧。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不是抱怨,不是后悔,更不是忿忿之后的躲避;而是静静思考后,由衷的掌声!因为这不断的尝试,换句话说,就是不断的进步。”

  李龙飞告诉笔者,“有这样一句话,想赢就要先认输。我想我现在是真的输了,语言方面甚至不如一个小学水平的美国小孩,但现在的输,是为了之后真正的赢。每一次对于出现在美国同学口中、电视中、电影中不知晓的词,我都要求他们拼给自己,然后抄在自己的本子上,不断复习。没错,这就是我现在学习英语的办法,很笨。但是没有办法,当面问清楚,听解释,是最快捷、最便利的方法。如果一笑了之,那这个词,这句话,当它第二次、第三次直至第N次出现时,所能做的,依旧只能是一笑了之。” 

  正如李龙飞所言,各位在外的学子,为自己加油吧!尝试即在进步;为自己助威吧!勤问也是关键。

 


—— 信息源自:人民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