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我国近代首批留学生的悲情际遇

--------------------------------------------------------------------------------
点击次数:2576  发布时间:2009-9-2 13:28:13

 

同治十一年(1872年),30名穿着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中国男童在上海港登上一艘邮船,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这是近代中国首批官派留学生,这本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创新之举,但却因大独裁者的目光短浅而中途夭折。读到这段历史实在令人扼腕。

洋务运动兴起以后,洋务派积极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认识到要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学到手,除了聘请洋人教习外,更有效的办法就是派遣自己的人员出国留学,直接培养各方面人才。同治十年(1871年),曾国藩上折疏议大清派青少年才俊到美国留学,曾国藩说此事“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华侨教育家容闳也极力呼吁促成此事,在他们的积极倡议下,120名幼童分四批留学美国的计划付诸实施。随行官员祁兆熙所著《游美洲日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乘坐轮船跨海三万二千里,横渡太平洋到美国的这次长途旅行。

这些穿着长袍马褂、梳辫子中国幼童的思维还未完全被“四书五经”禁锢,当他们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的街道上,接触到异域新奇的风情,完全迥异生活方式,自由独立的环境,这些改变了留学生的心态,他们很快就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适应了美国生活,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的还剪掉了辫子,脱下了长袍马褂,换上西式服装。思想开放的留学生事务副监督容闳对这些十分宽容,而保守的主管监督陈兰彬对这些转变不能接受,认为这是西方教育对纯正的中国思想的一种“洗脑”,留学生标新立异是对中国文化的背叛。觉得必须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这些中国幼童忘了祖宗,变成“假洋鬼子”。

远在地球另一面的慈禧开始不断地接到有关留学美国的学生们的情况汇报,慈禧对留学生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西化”的行为深感担忧,她害怕这些中国幼童一旦都变成“洋鬼子”,回国后会威胁到清王朝的统治。于是,慈禧决定招回所有的留学学生,中断留学计划,最终导致留学计划夭折。

光绪七年(1881年9月6日),对留美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阴云密布极为伤心的日子,清朝政府下令将他们这些留学生全部招回。他们被迫中断学业,悉数被“遣送回国”。这一百多名留学人员经过八九年的美国生活学习,已经融入到这个自由的国度。遣送回国的指令让他们都黯然神伤,眼前一片迷茫。由于这些留学生大部分都在美国民众家生活,也结下一定的情谊,大棒强加下的分离更加渲染了一份悲情。

在耶鲁大学学习的黄开甲,曾把他回国后的情景写信告知给他的美国“家长”巴特拉夫人。这封信让我们看到了“留美幼童”回国后的景况:“当我们第一次看见上海……曾经幻想有热烈的欢迎等着我们,也有熟悉的人潮,和祖国伸出的温暖的手臂来拥抱我们。可当靠近码头时,那船舷碰岸的巨响,才惊醒我们“乌托邦式”的幻梦。人潮环绕,但却不见一个亲友。没有微笑来迎接我们这失望的一群……”

中国近代留学第一次尝试就这样中途夭折了。客观地说,这绝对不仅仅是这些留学生的悲剧,也不是慈禧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幕悲剧。其时,只有两人完成大学学业,六十多人中断了大学学业,其余的大多数人还在中学学习。

这一百多名留学生尽管被迫中断留洋学业,但这几年异常珍贵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大开眼界,认识到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现实,看到了清政府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这一壮举揭开了中国留学教育第一页,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对促进中国近代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些留学生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在铁路、煤矿、电讯、外交、海关、新闻等专业涌现出优秀人才璀璨之星。晚清的历史舞台上,从此出现了“留美幼童”的身影……

詹天佑,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光绪七年,在120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詹天佑是获得学位的两人之一。他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唐元湛是赴美留学的第二批留学生之一。归国后任上海大北电报局局长,清朝最后一任上海电报局总办,民国第一任电报总局局长,是中国电报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当时的西方人评价:“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使中国开展了现代通讯,并因此可以说电报系统摆脱了外国的政治干预。”

吴仰曾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吴仰曾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矿治系深造。回国后任矿冶部门的技术工作,开平矿务局副局长。开平矿务局是洋务派所办的采矿业中最有成绩的大矿。

唐绍仪,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清政府总理总办、“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校长,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复旦大学创办人。

虽然出现了诸如詹天佑这样璀璨耀眼的明星人物,但也有不少如溪流入海归于沉寂,风消云散湮没无闻,历史上再难觅这些人的踪迹。

慈禧太后虽然对洋务运动所推行的一些内容予以支持,但那些都是建立在不影响她的皇权统治基础上的。封建帝王孤傲专横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意识形态在她心中一样占主导地位,一旦她认为某项内容对她的权力会产生不利,她就一定制止或者干脆废除,根本不去考虑这项内容对民族对国家是否有裨益。她断然终止第一批留美学生计划就属于这样的因素。

抬头凝望已散去的历史烟云,仍不免沉闷地一声叹息。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