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刘楚汉:批评从教育义务变成权利是谁之悲

--------------------------------------------------------------------------------
点击次数:2982  发布时间:2009-8-28 13:10:53

  首先想说的是,“有权批评学生”是个新权利吗?答案是否定的。教育就是一个传授知识纠正错误的过程,从来就不应该拒绝对错误的批评。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戒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何况必要的批评呢?我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的教师义务之一,就是“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大学班主任没有吗?其他教师没有吗?很显然,只有跳出对《规定》的简单字面理解,才是正确的解读。所谓中小学班主任的批评权,并不是此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创新,而实是《教师法》对教师的普遍要求在班主任这个群体中的强调和重申。与其说这是权利,不如说更是义务。

  如果说,加强德育教育是出台《规定》的根本目的,提高班主任待遇则是《规定》的核心,所谓“有权批评学生”不过是很微观的一个方面,却超越主题成为新闻关注的热点,其实颇耐人寻味:一项教师的基本义务何以要以权利形式再次强调呢?对学生的适当批评,本就是《教师法》的要求,却需要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重申,这恰恰是一种巨大的反讽,它事实上警示着我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还远没有形成。

  审视现实,出现老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近年来对赏识教育的过分强调走向了极端,一些管理者把赏识与惩戒完全对立起来,只要出现教师批评学生的现象,特别是学生与教师出现了矛盾,总是习惯于强调学生权利而忽略教师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弱势”,不敢管学生。第二,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学生不安心学习,不服从老师管理,甚至染上各种社会恶习,对批评自己的老师打击威胁,使得老师心有顾忌。

  一言以蔽之,老师不敢管学生,既有教育层面的原因,更存在社会层面的巨大影响。在这样的现实下,仅仅由教育系统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权,能有多少效果呢?很让人担心,这样的规定不过是又一次的自我安慰。很显然,要真正解决这个矛盾,仍然需要从教育和社会两个层面共同着手,真正尊师重教,在维护学生权利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教师的各项合法权利。

 


—— 信息源自:扬子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