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姬学涛:解决教育问题需跳出惯性思维

--------------------------------------------------------------------------------
点击次数:3014  发布时间:2009-8-25 11:54:33

   稍加思考,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事业已经走到了岔道口,到底是进是退,不只需要全民参与全民思考,更需要跳出惯性思维。
  8月2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予以解读。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8月24日,《新华网》)
  一提到批评教育学生,人们往往陷入惯性思维,要么不加思考地认为教师在“体罚”学生,要么简单地认定父母在小题大做,所以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怪现象,即教师、父母、社会互不信任。教师怀疑父母,父母攻击教师,社会既怀疑教师也怀疑父母,教育已经成为相互猜疑的游戏,完全丧失了教书育人的本质。
  当然班主任是个苦差事,工作量大,制约因素多,应该有政策保护,只是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也需要明文规定,这多少有点颠覆常识。人人都知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教育学生的权利是自古有之的,教师教师,就是要教育学生,为人师表。每一个开明的父母都知道,适当批评教育孩子是正常的,甚至多数家长都会主动要求班主任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
  但是,在现在的教育状况下,班主任基本上属于高危职业了,声音大点儿就被投诉、说的重点儿就找父母、管的严了破口大骂甚至有学生敢当堂对班主任动手,真正是不干不行,费力不讨好。
  因此所谓“规定”也好,“政策”也罢,到头来都要打折处理的,一纸空文绝对顶不过现实压力,真正到惹到了这个局长、那个人大代表身上,出了事儿教育部也不会全部替你兜着,工作丢了不说,人身安全估计都没有保障。
  同时,对于规定中的“适当“二字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们的印象里,所谓的”一律“、“一般”等字眼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这“适当”二字最终解释权恐怕还要归教育部所有,所以,亟待教育部能作出明确的表态,告诉我们主要是告诉班主任们什么叫做“适当”。
  否则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趟一趟浑水,打一打擦边球呢?这就引出一个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问题:赋予教师权利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对教师队伍开开刀呢?
 


—— 信息源自:荆楚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